学生园地

【耕读路上】青春足迹遍恩施,非遗传承助振兴

发布日期:2024-09-16 发表者: 浏览次数: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汪敏清 肖依彤)7月17日至23日,博中bz会员登录“恩绎”未来队赴湖北省恩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恩施市,开展了以“恩施非遗簇民魂,乡村振兴婳未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亲身体验、参观学习、交流访谈等多种方式探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以及它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为了了解恩施的少数民族文化,实践团来到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博物馆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民族服饰和传统工艺品,展现了恩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团队介绍了土家族和苗族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习俗,展示了从古代土司制度到近现代革命历史的珍贵文物。他表示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段历史都值得铭记和尊重。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实践团成员观察画卷(通讯员 肖依彤 摄)

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实践团发现少数民族方言的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团队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实践团建议博物馆录制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方言,并在博物馆内增设一个专门展厅,展示和播放这些日常的土家族方言用语,帮助参观者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语言资源。

实践团前往了恩施州布衣织绣有限公司,学习和了解“西兰卡普”。公司总经理兼传承人田若兰讲解了西兰卡普的深厚寓意,“西兰”意为“铺盖”,“卡普”意为“花”,“西兰卡普”即土家族的花铺盖。

非遗传承人为实践团介绍西兰卡普(通讯员 肖依彤 摄)

随后,实践团观摩了西兰卡普的制作过程,从选线到编织,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土家族人民的智慧。通过与织锦人员的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西兰卡普背后的故事及其在土家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西兰卡普的图案灵感来自生产生活、山水风光和文化娱乐。这些图案由女子在出嫁时一针一线织成,寄托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期望和深厚情感,融合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田若兰解释道,四十八勾图案中的“中间四个方块”象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家庭和睦。

实践团成员参观成品(通讯员 肖依彤 摄)

实践团成员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西兰卡普的制作过程。从选线、上机、打结到编织,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地操作。

实践团成员亲自体验织锦(通讯员 肖依彤 摄)

通过这次体验,大数据2202班饶万里说:“织锦工艺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了解、学习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实践团的探索不仅限于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学习,还关注到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西兰卡普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逐渐减弱,技艺传承人逐年减少。同时,市场对手工艺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进行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实践团与田若兰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这些挑战,田若兰自豪地介绍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我们现在有数字化智能织锦机,它比人工快近百倍,有了它,我们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这种现代科技的引入,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

团队成员观看数字化智能织锦机工作(通讯员 张羽中 摄)

参观过程中,团队还了解到该生产基地得到了“天才妈妈”项目的大力支持。该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如举办当地展览等,提升了西兰卡普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不仅如此,恩施当地的妇女也积极参与其中,将自己手织的精美图案送到生产基地进行展览、售卖。这种社区参与模式不仅拓宽了西兰卡普的市场,还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找到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培养了更多的潜在传承人。

实践团发现不仅仅是西兰卡普在面临这一问题,傩面具亦如此。实践团与傩面具制作大师汪儒斌进行了交谈,他提到,傩面具制作需要耐心和技巧,既费时又费力。因此,实践团向汪儒斌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将傩面具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更多样化、更具创意的傩面具产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傩面具文化的传承中来。汪儒斌表示这个技术很大胆,有可行之处。

实践团成员观察傩面具 (通讯员 肖依彤 摄)

实践团成员大数据2202班张羽中表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认识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参与者与推动者。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探索更多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路径,为恩施州乃至更广泛地区的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人 刘进